哲学杂记
逻辑(Logit)
逻辑是对合理思维和好的论证形式结构的研究。更广泛地说,逻辑是对论证的分析和评估。
论证(Argument)
论证指利用源自其他思想、原理和观察结果的理由来支持自己的说法,得出结论,反驳反对意见。
前提(Premise)又称前件(Antecedent),是假言命题的前半部分。规则(Rule)即数理逻辑中的实质条件。结论(Conclusion)或称推论(Inference),又称为后件(Consequent),是假言命题的后半部分。前提、规则和结论都是论证的重要组成。
哲学的两个重要特征即明确表达和论证,前者要求用清晰、简洁、易懂的语言将自己的思想描述出来。
三重灵魂(Tripartite Soul)可视作人的自我,由柏拉图提出,内容如下。
- 理性(Reason):逻辑的灵魂,代表冷静的推理;
- 精神(Spirit):自我的感性部分,不仅关乎情感,也关乎情感如何影响行动;
- 欲望(Appetite):生理性的渴望,用于创造愉悦。
柏拉图相信最完美的人类总是受到理性灵魂的支配,而多数情况下,人们能被理性的论证说服。
演绎论证(Deduction)
演绎论证使用前提和规则推出结论,结论为真完全由前提为真来保证。
亚里士多德相信人和其他动物的差别在于人能够思考应该做何事并提供理由,由此得出结论:最好的人生,是过上一种运用理性力量的生活。
三段论(Syllogism)由亚里士多德发明。著名的的演绎论证「苏格拉底三段论」如下例。
- Premise 1: All humans are mortal;
- Premise 2: Socrates is a human;
- Conclusion: Socrates is mortal.
演绎论证是唯一具有真实确定性的论证。如果前提能够证明结论,则称为演绎有效(Deductive Valid)。如果演绎有效且前提为真,则称为演绎可靠(Deductive Sound)。
归纳论证(Induction)
归纳论证使用结论和前提推出规则,即基于过去经验预测未来。一个归纳论证如下例。
- Premise 1: Most men in ancient Athens had beards;
- Premise 2: Socrates was a man who lived in ancient Athens;
- Conclusion: Socrates probably had a beard.
归纳论证不具备确定性,即使前提为真,结论也未必为真。因此,归纳论证更关注可能性。
溯因论证(Abduction)
溯因推理由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提出,是通过排除可能的解释而得到最佳解释的推理。溯因论证使用结论和规则推出前提,是解释已知事物的过程,是演绎论证的反向,因此也不具备确定性。
反驳(Counterargument)
反驳的目的是否认其他论证。一个使用溯因论证的反驳如下例。
- Premise 1: Gorgias was known for being a gossip, and for hating Socrates;
- Premise 2: His fake beard tale seems wildly unlikely;
- Conclusion: We cannot take his statement seriously.
论证和反驳不是用于对抗或防御的,而是使思想及其含义更清晰的方式。
诡辩(Sophism)
在现代,诡辩可指使用聪明但谬论式和具有欺骗性的论点进行推理的行为。
诡辩的主观上以欺骗为目的,客观上在论证中故意引入与逻辑相违背的谬误;而辩证法主观上没有以欺骗为目的,客观上尽力避免谬误。
在古希腊,诡辩士又称智者(Sophist),指擅长哲学与修辞学,看重特权及名声,收徒取酬的教师。智者学派受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批评。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有普罗泰戈拉、高尔吉亚和塞拉西马柯。
修辞学(Rhetoric)研究修辞,即增强言辞或文句效果的艺术手法,而高尔吉亚革新了修辞学,开启了对修辞学本质和价值的探讨。高尔吉亚认为说服他人的技巧是至为重要,因为这能影响他人的行为。柏拉图批评高尔吉亚是以优雅言辞娱乐他人的演说家,无需认识真理也能学习说服他人的技巧。
高尔吉亚的怀疑主义力图证明一切客观对象都是假的,进而对客观对象的认识和表述也是假的。这一观点即无物存在;即使有物存在,也无法认识;即使认识,也无法告诉他人。
苏格拉底问答法(Socratic Method)
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不传授知识,只是与人对话。苏格拉底承认自己一无所知,认为对话是最好的学习和接近真相的方法。即通过对话交换思想。参与对话、辩论或反驳的人称为对话者(Interlocutor)。
雅典人美勒托斯(Meletus)将苏格拉底告上法庭,声称苏格拉底对雅典诸神不敬且妄造新神,同时指控苏格拉底教唆雅典年轻人反抗当局。最终苏格拉底被判饮用毒芹汁。
苏格拉底拒绝写下任何东西,因为他认为说比写要好得多。因此,对苏格拉底信念和论点的了解主要来自他的学生柏拉图的著作。柏拉图在「柏拉图对话集(Platonic Dialogues)」中记录了苏格拉底和对谈者之间的一系列对话。
柏拉图提出理型论(Theory of Forms),理型(Form)是世间万物性质最纯粹最完美的形式,也是使得世间万物具有其性质的原因。所有的理型存在于一个神所创造的纯粹的世界,这个世界完全由理型组成,人在诞生于现实世界之前就居住于这个世界。
拉斐尔(Raphael)的名作「雅典学院(The School of Athens)」中,柏拉图手指向上,指向理型的世界,而亚里士多德的手则指向他面前的世界。
希腊哲学的基本范畴,如一和多、静和动、本质和现象、必然和偶然、永恒和变化、原因和结果,等等,都是矛盾(Contradiction)。
解决矛盾的途径是辩证法(Dialectics),其原意即对话。苏格拉底等后来的许多哲学家都相信,对话中的每个参与者都不得不澄清自己的想法,最终清晰地陈述出自己思考的事物。
谬误(Fallacy)
即错误的思维方式。谬误可分为形式和非形式两类,形式谬误(Formal Fallacies)指违背正当推理规则的谬误,非形式谬误(Informal Fallacies)则不一定违背推理规则,但会暗中通过含糊的术语、偏颇的语言、对事实的回避或者分散注意力来进行欺骗。
形式谬误的讨论见数理逻辑,下述讨论的是非形式谬误。
时髦词语(Buzzword)
使用新奇、有趣、时髦的词语,给大众一种知识渊博的印象,以诱导他人支持某些想法。时髦词语之所以能够让人们感到快慰,是因为人们说出了它们。时髦词语妨碍人们理解自己行为的本质,使言之无物地轻松回避严肃的讨论,进而成为哲学的绊脚石。
窃取观点(Begging the Question)
又称乞题,即「以尚未解决的问题作为论据」。循环论证(Circular Argument)是一种常见的乞题,即论证建立在与结论内容相同的论据之上,预设了结论为真,一些循环论证的例子如下。
显然,「女人体力没那么好」是「男人体力最好」的另一种说法。
显然,「她不会对爱人撒谎」是「她对爱人说的一定是真话」的另一种说法。
其他循环论证的例子可见安瑟伦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对高尼罗的反驳。
不当预设(Inappropriate Presumption)也属于乞题,论证将不该视为理所当然的命题视为为理所当然,即未提供理由支持前提,一些不当预设的例子如下。
在「按公正的举证、审判程序而以国家公权力杀死犯下重大罪行的极恶之人」的特定情境下,需要提供理由证明「杀人是错的」。
令甲为「上帝」,乙为「拥有一切美德」,丙为「是仁爱的」。待证甲属于丙,而预设甲属于乙,且已知乙属于丙,可得甲属于丙,如果甲属于乙是不确定的,本论证就乞题。
存在性谬误(Existential Fallacy)属于不当预设的一种,命题是否有存在性预设须根据语境确定,通常全称型命题不具有存在性预设,而特称型命题则有。存在性谬误的例子如下。
无从得知独角兽存在。
乞题类比(Question-Begging Analogy)即把不应视为理所当然的类比作为前提。
无从得知人类的意识和软件一样。
自相矛盾(Self Defeating)
论证证明自身是错误的。自相矛盾的例子可见对阿奎纳关于上帝存在的宇宙论证的反驳。
诉诸人身(ad hominem)
借由与当前论题无关之个人特质,以驳斥对方或支持己方。
数理逻辑(Mathematical Logic)
数理逻辑指用数学的方式研究推理的规律。
命题符号化是数理逻辑研究方法的重要特征,命题的相关概念如下。
- 原子命题(Atomic Proposition):不能再分解的命题;
- 复合命题(Compound Proposition):由多个原子命题由逻辑运算符联结而成的命题;
- 命题常量(Proposition Constant):已知真假的命题;
- 命题变量(Proposition Variable):真值可变的陈述,需注意,命题变量不是命题。
逻辑运算符(Logical Operator)将命题联结为更复杂的命题。常见逻辑运算符有否定(Negation)
此外还有蕴涵(Imply)
一般陈述中的「如果
命题逻辑(Propositional Logic)
又称传统逻辑或词项逻辑,命题逻辑研究的问题以单句为基本处理对象,不考虑单句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数量关系。
在命题逻辑中,命题的分类如下。
- 直言命题(Categorical Proposition)又称定言命题,指判断事物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命题;
- 假言命题(Hypothetical Proposition)指形式为
的复合命题; - 选言命题(Disjunctive Proposition)指形式为
的复合命题; - 联言命题(Conjunctive Proposition)指形式为
的复合命题。
直言命题的「四重方案」即将直言命题依据全称(Universal)和特称(Particular)、肯定(Affirmative)和否定(Negative)作出分类。A型命题指全称肯定命题;E型命题指全称否定命题;I型命题指特称肯定命题;O型指特称否定命题。
合式公式(WFF; Well-Formed Formula)即复合命题的形式规则,又称命题公式或公式。合式公式的定义如下。
- 所有的命题常量和命题变量;
- 若
是合式公式,则 也是合式公式; - 若
和 是合式公式,且 是二元逻辑运算符,则 是合式公式。
合式公式的分类如下。
- 重言式(Tautology):又称「永真式」,在各种赋值下取值均为真;
- 矛盾式(Contradiction):又称「永假式」,在各种赋值下取值均为假;
- 可满足式(Contingency):重言式和矛盾式以外的复合命题。
若任何公式都能用运算符集合
若在各种赋值中,
推理(Reasoning)是从给定前提出发推出结论的思维过程,不关心结论是否真实,只在乎前提能否得出结论。证明(Proof)是描述推理正确或错误的过程。证明完毕(Q.E.D.; quod erat demonstrandum)在证明的尾段给出,以显示结论已经完整。
构造证明法(Constructive Proof)通过直接或间接构造出具有命题所要求的性质的实例来完成证明,主要包括如下三种方法。
- 直接证明(Direct Proof):从所给条件出发,应用推理规则导出需要证明的命题;
- 条件证明(CP; Conditional Proof):证明的结论为
时,可将 作为前提,使结论只为 ; - 反证(Proof by Contradiction):同归谬论,将结论的否定作为前提,使最后推出矛盾式。
直言三段论(Categorical Syllogism)是最常见的推理,指所有前提都是直言命题的演绎论证。而假言三段论指所有前提都是假言命题的演绎论证。
直言三段论中,结论中的谓词称为大词(Major),包含大词的前提为大前提(Major Premise);结论中的主词是小词(Minor),包含小词的前提为小前提(Minor Premise);两个前提中重复出现,且在结论中不出现的词是中词(Middle)。如果词描述的所有个体都被涉及到,则称这个词周延(Distributed)。
谓词逻辑(Predicate Logic)
又称一阶逻辑(First-Order Logic),即将单句进一步拆分为个体词、谓词和量词等。
谓词(Predicate)描述主体事物的内容、性质和状态等,个体变量
量词(Quantifier)用于指定谓词有效性的广度,有如下两类。
- 全称量词(Universal Quantifier):与「所有的」对应,用符号
表示; - 存在量词(Existential Quantifier):与「至少有一个」对应,用符号
表示。
谓词逻辑的四大推理规则如下。
- 全称实例化(UI; Universal Instantiation):从「所有的都使成立」推出「某个特定的使成立」,即
,其中 可为变量,也可为常量; - 存在普遍化(EG; Existential Generalization):从「某个特定的使成立」推出「至少有一个使成立」,即
,其中 为特定常量; - 存在实例化(EI; Existential Instantiation):从「至少有一个使成立」推出「某个特定的使成立」,即
,其中 为可使 为真的特定常量; - 全称普遍化(UG; Universal Generalization):从「某个特定的使成立」推出「所有的都使成立」,即
,其中 不可为常量,且 的取值为真。
利用谓词逻辑,解决「苏格拉底三段论」的问题如下例。
其中,假设
表示 是人, 表示 是要死的, 表示苏格拉底。
- Premise 1:
; - Premise 2:
; - Conclusion:
.
证明如下。
- 前提引入:
; - 前提引入:
; - (2.)全称实例化:
; - (1.)(3.)假言推理:
。
Q.E.D.
宗教哲学(Philosophy of Religion)
宗教(Religion)是联系人与神或超自然、神圣存在的文化体系。宗教哲学是在宗教之外的,对宗教及其包含的问题和观念的哲学思考,是对宗教、神圣事物及其本质以及对上帝存在与否的哲学探究。
神学(Theology)广泛指对所有神的主体展开的研究或学说。托马斯·阿奎纳认为哲学和神学是两门不同的科学,哲学以理性认识而神学靠天启认识,且神学高于哲学,哲学是神学的奴仆。
上帝(God)
一部分人认为上帝是超验的(Transcendent),即经验给予之外的。如托马斯·阿奎纳认为,人们无法预测、断言上帝的任何事情,因为它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日常经验世界,只能完全用类比的方法表达对上帝的认识,其中自然神论(Deism)者认为,上帝是超验的造物主,但创世后与世界再无关联;而另一些人认为上帝是内在的,上帝并非与世界迥然不同,需要内视自身以追寻上帝,如巴鲁赫·斯宾诺莎认为,上帝等同于宇宙也等同于大自然,并非在人们之外,这种哲学观点称为泛神论(Pantheism),认为上帝是完全内在的。
上帝有时不单单指基督教的上帝,而泛指神。信仰上帝即有神论(Theism),可细分为如下情况。
- 一神论(Monotheism):认为世界有且仅有一位至高神,如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 多神论(Polytheism):多神论者的信仰体系中有多于一位的神;
- 泛神论。
全知全能上帝(Omni God)拥有特定神之属性。神之属性(Divine Attributes)包括全知、全能、全善、全在、全时等。神之属性的观点由哲学家提出。实际上,所有的这些属性在「圣经」中都未提到。
上帝的神之属性是内部互相不一致的,意味着它们不能同时全都为真。例如,全知全能意味着上帝了解并有能力阻止任何恶(Evil),即广义上一切坏的事物,全善意味着上帝必须要阻止恶,而恶仍存在于世界上,因此全知全能全善的上帝是矛盾的。
祈求祷告(Petitionary Prayer)即向上帝表达发生或不发生的希望,或向上帝提出请求。然而没有理由认为向上帝祈求某事会导致现实有所不同,因为上帝已经决定了在每种情况下将要发生的事情。
神义论(Theodicy)
恶的问题是有神论中的最大问题,因此神义论尝试证明恶的存在并不排除上帝存在的可能性。
摩尼教(Manichaeism)认为上帝不是全能的,善恶之间进行着永无休止的斗争,上帝和撒旦(Satan)不断为争夺控制权而相互对峙,因此,恶的问题对摩尼教徒而言不是问题。
自由意志解答是著名的神义论之一,认为上帝通过创造自由的存在将世界的善最大化,在自由意志的情况下,恶的出现无法避免,且没有自由意志的世界将更糟糕。导致恶和苦难的是人们自身,与上帝的善无关。然而,自由意志辩护只能解决道德的恶(Moral Evil),即人类有意实施的恶,而不能解决自然的恶(Natural Evil),即人类不负责的恶,如自然灾害等。
全能的上帝能够预知未来,这似乎与人们拥有自由意志是矛盾的。罗马哲学家波伊提乌(Boethius)在「哲学的慰藉(The Consolation of Philosophy)」中给出解答:上帝不受时间束缚,是完全超越时间的。上帝之所以能够在预知未来的同时不破坏人们的自由意志,是因为上帝不会再任何特定的时间点观察人们,而是以一种不受时间束缚的方式看待所有事情。
灵魂塑造说认为,上帝有意识地将世界创造为「不完美的」以锻炼成长,生活的艰难赋予人类坚韧的品格和意志,而这只能在不完美的世界中存在。然而,有时人类来不及从其所承受的苦难中成长,就先被恶杀死,这并没有使上帝达到目的。上帝应该给予「最低剂量」必要的恶才能称为全善的。
戈特弗里德·莱布尼兹借助充足理由律(Principal of Sufficient Reason),他认为一切事情都有合乎逻辑的解释。既然上帝根据其定义在各个方面都是完美的,那么上帝必定有充分的理由将宇宙精确地设计为现在的这个样子。上帝并没有创造一个完美的世界,否则世界将变成上帝。上帝创造了「所有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世界(meilleur des mondes possibles)」,即邪恶程度最低的世界。
法国作家伏尔泰(Voltaire)反对莱布尼兹,以小说「老实人(Candide)」反对这种盲目的乐观主义,指出世界上的邪恶非常丰富,并非上帝宏大设计的一部分。伏尔泰认为人们不应依赖这样的理论来面对人生的苦难,人们应该专注于改善现实的生活,而非陷入无休止的哲学辩论。
审美整体解答认为,规定世界的是戏剧的和美学的范畴,而不是对个人福祉的狭隘坚持。整体的美和善是部分依赖于恶和悲剧的,因而恶是世界发展的关键一步,世界上的恶在某种意义上是必要的。
诉诸神秘者认为,人们无法理解为何上帝容许恶的存在,因此不应当对其提出质疑。
信仰主义(Fideism)
信仰(Faith)即不证自明的信条,需注意,信仰有别于信念。信仰的不可证明性使之在哲学角度上毫无价值。
信仰主义认为,成为宗教信徒意味着做出一种「激情的个人抉择」,论证和证据会扼杀宗教的好奇与神秘,信仰不应建立于理性和经验之上,信仰的价值应高于理性、科学。
索伦·克尔凯郭尔接纳了信仰主义,他认为信仰上帝最美妙的地方在于,这是完全非理性的,不能用大脑分析和推理。信仰上帝必须要进行信仰之跃(Leap to Faith),即无视所有理性,孤注一掷,通过抛弃理性来获得真理。信仰有时是私人的,与教义、教会、社会团体或仪式无关。
反驳者认为,如果放弃了理性思考,所有的信念在哲学上都是等价的,因为没有人能够告诉其他人,他们所相信之物是错误、危险或不合理的。
教父哲学(Patristic Philosophy)
教父哲学是经院神学的前身和基础。早期教父以护教为基本任务,为使基督教更具吸引力,教父开始将「圣经」教训与哲学融合。
奥古斯丁认为基督教是真正的哲学,真理不是哲学家的发明,而是上帝恩赐给人类的财富。奥古斯丁认为,信仰照耀着理性,来自上帝的神圣光照能让人们看清楚永恒的真理。
奥古斯丁提出了关于上帝存在的知识论证明,他认为,假如有某种事物较真理更优异,那么它就是上帝;假如没有,那么真理本身就是上帝。安瑟伦提出的本体论证借用了奥古斯丁的说法。
经院哲学(Scholasticism)
又称士林哲学,即学院的学问,是教会力量占绝对统治地位时形成、发展的哲学思想流派。托马斯·阿奎纳是经院哲学的代表人物,是自然神学的主要奠基人。
共相问题(Problem of Universals)源自古希腊的形而上学问题,也是经院哲学的经典问题,争论共相是否存在。共相(Universal)即普遍性,指在个别事物中所拥有的共通特性;而殊相(Particular)指个别事物的实体或个体。共相问题有如下三种不同的主流见解。
- 唯实论(Realism):又称实在论,概念世界比感官世界更早出现,因此共相早于事物,唯识论忠于事实和实际情况,认为实在是独立于人类感官、信仰、概念和想法之外的,而并非如观念论者所言,实在源自于意识或受意识影响;
- 唯名论(Nominalism):现实事物并没有普遍本质,只有实质的个体是存在的,而共相非实存,只是代指事物性质的名称,唯名论由安瑟伦的论敌洛色林(Roscellinus)提出;
- 概念论(Conceptualism):或称温和唯实论(Moderate Realism),综合了唯名论和唯实论两个学说,虽承认殊相先于共相,但共相被人类感官归纳出来后也会变为实存,共相一旦产生便成为不依赖殊相的心灵印象,概念论由洛色林的学生阿伯拉尔(Abelard)提出。
本体论证(Ontological Argument)
本体论证试图从上帝的概念证明上帝存在,由安瑟伦于其著作「论证(Proslogion)」提出。安瑟伦认为「信仰寻求理解」,因此力图对一直被人们当作天经地义的上帝存在的信仰命题进行理性论证。
安瑟伦假定上帝是「无法设想较它更伟大或更完美的存在者」。安瑟伦指出事物存在的方式仅限两种,一是事物只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之中,是严格的想象;二是事物同时存在于人们的头脑和现实中,既能想象,也是真实的。且安瑟伦认为,任何存在于现实的事物,都会比只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更好,因此上帝必须存在,且存在于现实中。
与安瑟伦同时代的法国修道士马尔穆热的高尼罗(Gaunilo of Marmoutiers)不认同安瑟伦关于上帝存在的论证,认为这种结构能证明任何能被想象之事物,然而并不能使想象变为现实。安瑟伦回答道,论证只对必然存在即上帝生效。安瑟伦对此的反驳,使上帝的存在成为上帝定义的一部分,是窃取观点的谬误。
伊曼努尔·康德认为安瑟伦的错误,是认为「存在」是可以被当作定义的性质,即「存在」不是谓词,因此将「存在」作为完美性的一部分是不合适的。例如可言「公正而存在」的某物,但讨论「公正而不存在」的某物是无意义的。
尽管安瑟伦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缺乏逻辑说服力,更近似形式主义,但是该论证毕竟突破了教父哲学中强调奥秘、排斥理解的传统。
印记论证(Trademark Argument)
勒内·笛卡尔提出关于上帝存在的因果论证明。
笛卡尔认为每一个人都有清楚的「上帝」概念,且「上帝」的概念具有无限的完满性,而「自我」的概念只有有限的完满性,从「自我」的有限性不可能产生关于「上帝」的无限性。无限完满性的概念只能是无限完满性的现实所产生的结果,因此必定有一个无限完满的上帝存在,是上帝把关于自身的观念赋予人类,产生出关于上帝的概念。
笛卡儿的证明与安瑟伦的证明是如出一辙的。约翰·洛克反对天赋观念,认为上帝既然赋予人类以获得知识的能力,就没有必要赋予人类以观念,天赋观念是多此一举的假设。
宇宙论证(Cosmological Argument)
宇宙论证又称五路论证(Five Ways; quinque viae),于托马斯·阿奎纳的「神学大全(Summa Theologica)」。宇宙论证的大部分内容以不存在「无限倒退」为前提,无限倒退(Infinite Regress)即一连串的推理中每一证据都依赖于前一证据的存在,没有起点。阿奎纳认为无限倒退的思想荒谬,逻辑上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暗示着「虚无」是一切的开始。宇宙论证的内容如下。
- 第一动论证(The Argument from First Mover):阿奎那相信一切运动的事物,其运动都是由另一运动的事物引起,不存在无限倒退的推动者,因此存在自身不动的第一推动者即上帝;
- 第一因论证(The Argument from First Cause):起因论证解释了整个宇宙广泛的因果关系,事物是被引起的,任何被引起的事物都由其他事物引起,不存在无限倒退的起因,因此存在自身不会被引起的第一起因即上帝;
- 偶然性论证(The Argument from Contingency):偶然存在(Contingent Being)指任何「可以不存在」的存在,因此偶然存在可能确实存在,而必然存在(Necessary Being)指那些「不可能不存在」的存在,偶然存在可以引起其他偶然存在,世界上不能只有偶然存在,否则偶然性的无限倒退使一切不会发生成为可能,因此存在至少一个必然存在即上帝;
- 等级论证(The Argument from Degree):阿奎纳认为人们所有的价值概念漂浮不定,需要某种以其自身的完美性定义其他事物价值的事物存在,属性皆有等级,且必须存在不依赖其他任何事物衡量标准的「完美」,因此存在完美的顶峰即上帝;
- 目的论证。
对于阿奎纳的宇宙论证有如下反驳。
- Counterargument 1: 无限倒退不存在不一定为真,不能作为前提;
- Counterargument 2: 上帝自身理应受以上规则的约束,即自相矛盾的谬误;
- Counterargument 3: 阿奎纳的上帝与有神论者信仰的上帝相去甚远,不能证明「有感知的上帝」的存在,且阿奎纳的论证并没有排除多神论。
目的论证(Teleological Argument)
由托马斯·阿奎纳提出,又称设计论证(Design Argument)或智慧设计(ID; Intelligent Design)。
目的意味着目标导向,即有意图,世界的目的暗示着世界制造者即上帝的存在。智慧设计的支持者认为自然世界的复杂性意味着存在超自然的设计者即创造者,世界被设计得如此巧妙以至于难以相信一切都是偶然产生。
目的设计的一些反驳如下。
- Counterargument 1: 自然世界复杂以至于无法理解各组成的功能,而威廉·佩里对此的回答是,是否理解事物如何被创造的并不重要,重点仅在于「被创造」;
- Counterargument 2: 如今对生物复杂性和功能性的解释是自然选择和随机突变,进化生物学的发展给目的论证带来沉重打击。
自然世界的某些部分似乎没有目的,而威廉·佩里对此的回答是,不知道有何种目的并不意味着没有目的。
伯特兰·罗素认为,任何缺乏明显目的的事物都会引导人们开始寻找目的,有效的编造目的。
大卫·休谟反对目的论证,认为世界充满了看似残酷、荒谬、不切实际且有悖生命之事物,若按照目的论证的说法,造物者似乎犯了大量的错误。一个有缺陷的世界就暗示着一个有缺陷的造物者。
英国哲学家理查德·斯温伯恩(Richard Swinburne)用概率扭曲给出了现代的目的论证,他认为即使对宇宙有另一种可能的解释,也应该选择最有可能正确的解释。理查德·斯温伯恩提出的微调论证(Fine-Tuning Argument)是目的论证的现代辩护,接受大爆炸和进化是科学事实,但认为生命进化之所以能发生,更有可能是上帝设置好了所需的前提条件。
帕斯卡的赌注(Pascal's Wager)
帕斯卡认为,若上帝不存在,相信上帝与否并不会有太大得失;但若上帝存在,相信者将获得永恒的奖励,即上天堂,而不相信者将遭受无限大的痛苦,即下地狱。如此看来,只要有一人承认上帝存在的概率大于零,相信上帝总是最优解。上述即帕斯卡的赌注的内容,帕斯卡的赌注是概率论、实用主义和存在主义的应用。
帕斯卡认为始终无法相信上帝的人至少应「认识到自己无法相信的缺憾」,然后「尽量说服自己」并多参与宗教活动,最终一定能受到感化。
反驳者认为,帕斯卡的赌注并未能证明上帝的存在,且鼓励虚假信仰,是非常不诚实、非常不道德的行为。
道德论证(Moral Argument)
道德论证旨在说明上帝是道德体验的最佳或唯一解释。
伊曼努尔·康德认为,为使善能得到奖赏,恶能得到惩罚,必定要有某个全能、全智的「法官」角色即上帝来伸张正义、惩恶扬善。若没有对上帝信仰,人们的道德感和正义感就没有了基础。
康德指出没有任何成功的论证说明上帝存在的理由仅来自理性,但为了践行理性,道德上要求假定上帝存在。康德并没有证明上帝的存在,而是试图证明所有道德思想都需要假设上帝存在。
认知论(Epistemology)
又译知识论,认知论是对知识的研究。
伊曼努尔·康德认为,人们永远不可能全面了解事物的本质,无法直接了解本体世界(Noumenal World)。严格地说,人们对本体世界一无所知。人们可以了解现象世界(Phenomenal World),即存在于人们周围、可以通过感官体验的世界。
亚里士多德主义者将分析陈述(Analytic Statement)定义为可以根据定义判断真伪的陈述,而综合陈述(Synthetic Statement)被定义为需要通过体验或观察来判断真伪的陈述。康德认为,存在先验综合知识(Synthetic a priori Knowledge),如数学,既提供关于世界的额外信息,又不需体验就能获得。
康德认为,感性(Sinnlichkeit)是被动接受的认识能力,由感官和用以接受的先天直观形式为前提;知性(Verstand)是主体意识从它自身产生的观念的能力,即运用范畴、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能力;理性(Vernunft)是人心中追求绝对的无条件的知识的自然倾向。感性只能认识直观材料,不能算科学。在感性直观的基础上,人的认知能力还必须往高处提升,即知性和理性的高级认知能力,才能形成真正的科学知识。
纯粹理性的二律背反(Antinomy)指对同一个对象或问题所形成的两种理论或学说虽然各自成立但却相互矛盾的现象,这一概念由康德在其代表作「纯粹理性批判(The Critique of Pure Reason)」中推广。
知识(Knowledge)
知识可分为如下两类。
- 后验知识(a posteriori Knowledge):基于观察和实验等经验得出的知识;
- 先验知识(a priori Knowledge):无需经验的知识,所表达的内容仅根据理性便可得出。
认知论的的核心问题之一为「是否存在先验综合知识」。经验主义认为所有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外界经验的体现,并不存在先验综合知识;而理性主义认为不存在先验综合知识。
断言(Assertion)是一种具有真值的语言行为。真值(Truth Value)即事物为真、假或不确定的一种状态;而语言行为包括口头的和书面的陈述或疑问。所有陈述句都有真值,对过去或现在的断言声明非真即假,而对未来的断言是不确定的。
命题(Proposition)是断言的内容,即所言之物背后的意义。不同形式的断言可指向同样的命题。
信念(Belief)即人们对其所作命题的心态,又称命题态度(Propositional Attitude),有相信和不相信两种。相信又可进一步分为单纯通过理性思考的知识相信和信仰相信。哲学是人们关于自身和世界的信念及态度的总和。
辩护(Justification)即对信念的证据或其他支持。辩护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常见的形式如下。
- 证词(Testimony):即借用某人所说,人们对世界的大多数认识都来自于证词;
- 第一人称观察(First Person Observation):即通过自身感官获得信息。
在过去,知识被定义为得到辩护的真信念(JTB; Justified True Belief),又称知识三要素。当且仅当以下条件满足时,「
恰巧拥有真信念但没有辩护,即只是蒙对了,也不算是拥有知识。
对真理的几种检验如下。
- 符合论(Correspondence Theory):认为真理指陈述与实际相符,真理「忠诚于」客观实在;
- 一致论(Consistency Theory):又称融贯论(Coherence Theory),若一个判断与其他已被接受为真的判断一致则为真;
- 实用主义:若理论在实践中具备可用性或令人满意则为真。
盖蒂尔问题(Gettier Cases)
盖蒂尔问题演示了人可以拥有得到辩护的真信念,但却不能称之为知识。
盖蒂尔问题摧毁了过去知识即得到辩护的真信念的定义。盖蒂尔认为,出于错误理由「辩护」的真信念并不是知识,也只是恰巧蒙对正确答案。
波普尔认为,仅为证实信念的方法是伪科学,因为它们可以用来证明任何事情,严谨的科学理论应该是排他的(Prohibitive)。这随后演变为现代科学理论,即可检验(Testable)、可反驳(Refutable)且可证伪(Falsifiable)。
波普尔认为,知识关乎概率和视情况而定(Contingency),即相信经验得出最可能的结果,信念也应随经验本身而变化。
认识责任(Epistemic Responsibility)
英国数学家兼哲学家威廉·金顿·克利福德(William Kingdon Clifford)提出认识责任,即人们要对自身的信念负责。克利福德认为无论信念实际上是否产生了伤害,没有充足的证据就接受一个信念,在认识上和道德上都是错误的。
而且「私人信念」是不存在的,因为人们总会谈论自己的信念,即使不谈论,仍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和他人对此的看待方式,导致信念的传播,因此人们的信念总是具有伤害他人的可能,同样有伤害自己的可能。
因此克利福德认为,认识责任应该是只相信有证据的事情,如果没有对信念的证据,就有拒绝这个信念的道德义务。这个论证旨在表明宗教信仰是不负责任的,使人们无视其他事实和论证,克利福德称之为「反人类的漫长罪恶」。同理,阴谋论者也是不负责任的。
怀疑主义(Skepticism)
怀疑主义者怀疑人们是否能确定知道任何事情,怀疑可分为如下两类。
- 局部怀疑(Local Doubts):对特定感觉经验的怀疑,或对其他特定时间内发生事情的怀疑;
- 全局怀疑(Global Doubts):无法置身事外而跳出检查的怀疑。
几乎无法相信自身任何信念,即陷入极端怀疑主义(Radical Skepticism)。
皮浪主义(Pyrrhonism)
皮浪以「不做任何决定,悬置判断」作为基本思想。皮浪认为万物一致而不可分别,因此不能从任何感觉或意见来说明事物的真假。
皮浪同苏格拉底一样,从不写下任何东西。
皮浪认为人永远不能了解世界,不如干脆放弃,想要得到幸福就必须从欲望中解脱,不在乎事情的结果,从而获得宁静,这才是正确的生活方式。
皮浪认为人应该忽略面临危险时的本能反应和感觉,但这是有悖常情的。
埃奈西德穆提出「悬搁判断的十点论式」即怀疑的十大原因。
首先,不同的动物由于器官结构不同,对于同一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表象和感觉,无法辨明孰真孰假。作为同一物种的人,由于各自身体的状况不同,对于同一事物的感觉也不相同;而生活在不同的伦理规范、习俗和法律制度下的人,对于同一事物会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即使是同一个人,用不同的感官去感知同一对象,会有不同的感受;当处于不同的状态中时,对同一个对象也会有不同的感受;从不同的位置、距离、角度来观察同一个对象,也会有不同的感受。
被感对象与不同的其他事物混杂在一起时,予人不同的感受;被感对象的某些性质是相对的,予人的感受也是相对的;被感对象出现的频繁或稀少,也予人不同的感受。
塞克斯都·恩披里克提出了怀疑主义的五个「新论式」,内容如下。
- 第一,「以认识世界为己任」的哲学家对于世界的看法各不相同,这种观点的分歧恰恰说明了世界本身是不可知的;
- 第二,必须提供证据以证明某一对象或命题为真,而证据本身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有需要进一步证实,必然陷入无穷推进;
- 第三,事物总是处于各种关系之中,这些关系既包括判断主体与判断对象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判断对象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这种复杂的关系使事物本身的真相无法被认识;
- 第四,欲证明命题而不陷入无穷推进,就必须先假设某种不证自明的公理,但是任何假设都可以有与之相反的假设,同样可以作为公理存在;
- 第五,避免无穷推进还可以采取结论与根据互为因果的方法,但会陷入循环论证。
笛卡尔怀疑主义(Cartesian Skepticism)
勒内·笛卡尔认为,要想在科学上建立一些牢固的、永久的东西作为信念,就必须在一生中有一次严肃地把从前接受到心中的意见一齐去掉,重新开始从根本做起。
人们对周遭世界的观念、对身体的观念乃至对数学的观念等,都可以成为被怀疑的观念。笛卡尔意识到,能确保自己没有相信任何错误事情的唯一方法,就是除了「明晰的理性之光」外,暂时不相信任何事情。笛卡尔方法的描述如下。
- 凡是没有明确地认识到的东西,决不把它当成真的接受;
- 将每个问题分成若干个简单的部分来处理;
- 思想必须从简单到复杂,按次序进行;
- 应该时常彻底检查,确保没有任何遗漏。
不同于经验主义,笛卡尔指出,我们的感官无时无刻都在出错,应该把感官经验当作不可靠的知识来源并全部摒弃掉。
笛卡尔意识到,人们能怀疑一切,但除了怀疑「人们正在怀疑」的这一事实。笛卡尔无法确信自身拥有一副躯体,但是一定有一颗头脑,以完成这些思考,这是笛卡尔的基本信念(Foundational Belief)。
Cogito ergo sum(我思故我在). ——勒内·笛卡尔
普遍怀疑论是理性的表现形式,笛卡尔普遍怀疑方法的实质是方法论意义上的怀疑,而非本体论意义上的怀疑,因此与传统的怀疑主义如皮浪主义是不相同的。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哲学的第一原理和基石,是理性主义的浓缩观点,是典型的唯心主义思想。
唯我论(Solipsism)
唯我论是一种极端怀疑主义,认为只有自己的心灵是唯一可以确认为真实存在,而外部世界是心灵的产物。
理性主义(Rationalism)
理性主义又称唯理论,与经验主义相对,认为人的理性可以作为知识来源且高于感官感知,哲学推理能给出问题的答案即真理,且不随经验的变化而变化。近代伟大的理性主义者包括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兹、康德和黑格尔等。
斯宾诺莎是笛卡尔哲学最出色的后继者,也是理性主义认识论的完成者。
斯宾诺莎认为,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并不是真正在理性中呈现的公理,而是经过一系列怀疑的抽象,本身就不具有笛卡尔要求的清楚明白性。斯宾诺莎认为真正清楚明白的观念即真观念是自足的,自身是自身的标准,而最清楚明白的真观念就是神的观念。
实体(Substance)是斯宾诺莎哲学体系的第一个真观念,斯宾诺莎关于实体的定义是「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认识之物」。实体是自因(causa sui),其本质包含存在,不受任何其他事物限制,是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按斯宾诺莎的术语,实体、神、自然是等同的、可以替换的概念。斯宾诺莎的实体观念是唯物主义的。
实体包含属性(Attribute),是构成实体的本质性事物,实体的属性是无限的。样式(Mode)是实体的特殊形态,即通过其他事物而被认识之物。属性是实体的内在本质,而样式是内在本质的外在表现。斯宾诺莎认识到,笛卡尔将心灵和身体定义为两种不同的实体后,并不能解释它们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因此它们不应该被当作不同实体,而是同一实体的不同属性。
斯宾诺莎相信世界以及人们在其中的位置都有一种暗藏的结构逻辑,通过推理可以发现这种逻辑。没有事情是偶然发生的,每件事情都有存在的目的和运行的规则。世界上的一切都在一个巨大的系统中互相结合,理解这一点的最佳方式是运用思考的力量。
戈特弗里德·莱布尼兹的实体观念不同于笛卡尔的二元论,也不是斯宾诺莎的一元泛神论,而是多元论。莱布尼兹提出单子论(Monadology),认为实体即单子(monad)是组成世界的最小单元,数目无限多。单子不可再分,不能以自然的方式产生和消灭,不受外部影响。
单子具有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单子间的区别是质的程度的差别,而不是量的大小的差别。莱布尼茨认为最低级的单子只有细微的知觉,较高的单子具有动物灵魂,即除细微知觉外还有记忆,记忆将当下知觉与过去的知觉联结,最高级的单子具有理性灵魂且只存在于人的自我意识之中。
莱布尼兹的单子论是客观唯心主义的。
经验主义(Empiricism)
经验主义拒绝「天赋观念」的说法,认为人的想法来源于经验信念(Empirical Belief),即通过使用感官了解到的事实。所有知识可能除了数学以外,最可靠的来源不是人们的思想或推理,而是感官。经验主义直至今日仍在影响自然科学,是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近代伟大的经验主义者包括约翰·洛克、乔治·贝克莱、大卫·休谟和伯特兰·罗素等。
实证主义(Positivism)是经验主义的一种形式,认为对现实之认识只有靠特定科学及对寻常事物的观察才能获得。
培根形象地将科学发展的障碍比喻为「假相」,并提出「四假相」说,内容如下。
- 种族假相(Idols of the Tribe):指人性的缺陷,即人类在认识事物时,总是以自己的主观感觉为尺度,而不是以宇宙本身为尺度,从而陷入主观主义,歪曲事物的真相;
- 洞穴假相(Idols of the Cave):指个体差别造成的缺陷,即由于个人的天性不同,每个人所受的教育不同,而形成的个人的偏见,它犹如每个人都有自己所处的「洞穴」;
- 市场假相(Idols of the Marketplace):指语言交往中产生出的误解,即人们在相互交往中,由于用词的错误和混乱而造成的假相;
- 剧场假相(Idols of the Theater):指各种哲学体系以及流行理论造成的错误,即人们盲目崇拜各种传统的哲学体系和错误的证明法则而造成的偏见。
培根的「四假相」说虽主要针对经院哲学,但其对错误认识所作的根源性的分析具有普遍的意义。
培根认为一切知识起源于经验,经验尤其科学实验是真理的保证,只有将感性和理性结合,才能形成科学知识。而作为一切科学知识的基础的经验应当具有确实性和丰富性。
马克思评价培根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约翰·洛克将观念分为简单观念和复合观念。简单观念定义为「只包含一个齐一的现象或心灵中的概念」,是构成知识的直接对象、材料和要素。人们的平常感觉是杂多的现象,因而是复合的。心灵不能毁灭简单观念,只能用于将简单观念组合成复合观念,或将复合观念分解为简单观念。洛克认为,简单观念组合成复合观念的方式有相加、并列(比较)和相减(抽象)。
洛克将作为观念的来源的经验分为两类,一是感觉,它是观念的外在来源;二是反省,它是观念的内在来源,由心灵这一内部感官进行反思,从而得到新观念。心灵如同一块「白板」,经验如同印章一样盖在这块板上,形成观念即认识,经验是人心灵认识的唯一来源,这一观念又称为「白板说」。
洛克认为,实体是简单观念集合及其「附着物」,「附着物」支撑人们所发现的存在着的性质。实体作为观念是存在的,然而,是否真实存在实体则是未知的,需要必要的假设。洛克假设物质、精神和上帝三个实体的存在,物质实体是感觉的支撑,精神实体是反省的支撑,而上帝是传统的宗教和道德观念的支撑。
洛克认为凡事物具有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内容如下。
- 第一性质(Primary Qualities):又称「初性」,物体客观本身具有的性质,属于物体本身而不以人的感觉为转移,实际存在于物体中,如物体的质量、硬度、密度等性质;
- 第二性质(Secondary Qualities):又称「次性」,客观上无法达成一致的性质,通过第一性质产生,存在于思考者的心灵中,如物体的颜色、味道、气味等性质。
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之间的区别解释了人们对外部世界的看法存在分歧。
贝克莱指出,不能感知物体的某些性质,同时完全忽略其他性质。即物体的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是密不可分的,这意味着第一性质也可能不是真实的,即也是只存在于思考者的心灵中。从而贝克莱得出,物质实体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有感知。
Esse est percepi(存在即被感知). ——乔治·贝克莱
甚至,感知者自身都没有物理形式,仅仅是没有实体的思维。最后贝克莱指出,上帝是终极感知者,知道和理解一切事物。人类的心灵都会间歇性地离开事物,因此上帝存在以防止一切因不被感知而消失,即维持事物的存在。
贝克莱对物质实体的批判展现了如何从已有理论中发现自相矛盾之处,如何克服矛盾并发展而形成自己的理论的思想创新过程。
主观主义(Subjectivism)认为思想活动是经验中唯一毋庸置疑的事实,人只能认识自己的感觉和心灵,没有外部和客观的真理。唯我论是对主观主义的反证。
客观主义(Objectivism)认为观念由可靠的感官经验产生,人通过感官所感知的物体和性质的确独立于对它们的意识而存在。
洛克经验主义的对象为观念,而休谟则改称之为知觉。被知觉的对象可分为印象和观念两类。印象分为来自不可知原因的感觉印象,和能够从感觉印象得来的反省印象。观念是感觉、情感和情绪在思维的推理中的微弱的影象。
休谟认为,一切认识归根结底都来源于感觉印象,但感觉的来源是不能认识的,因此知识是被限制的。
实用主义(Pragmatism)
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创造了实用主义一词。实用主义认为「发现对生活有帮助的信念」比「发现真实的信念」更重要。
当代哲学划分为如下两种主要分歧,实用主义则是要在这两者之间寻找中间道路。
- 非理性主义(Irrationalism):是唯心的、柔性重感情的、凭感觉的、乐观的、有宗教信仰和相信意志自由的;
- 经验主义:是唯物的、刚性不动感情的、理智的、悲观的、无宗教信仰和相信因果关系的。
实用主义者并不反对神学的观点,如果神学的某些观念证明对生活确有价值,就承认它是真实的。
约翰·杜威将实用主义称为工具主义(Instrumentalism)。工具主义强调经验,将思维、观念和信念解释为有机体对其环境的适应方法。
权威主义(Authoritarianism)
权威主义相信某种来源能保证知识有效,可以不加批判地接受。
绝大部分的学者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作为无可辩驳的真理。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一块木头和另一块同样大小但重得多的金属块从同一高度落下,金属会因比木头重而坠落得更快。很长一段时间,几乎所有的人都相信这一说法而不需要证据。传说伽利略(Galileo)在比萨斜塔上演示,让一个木球和一个球形炮弹同时坠落,结果它们同时着地,证明亚里士多德错了。
信仰权威与哲学的本质背道而驰。
绝对主义(Absolutism)
绝对主义认为真理是客观真实的,只有一种关于实在、真理和价值的正确解释。
相对主义(Relativism)
相对主义主张没有绝对,只有相对的理论,但往往得出自相矛盾的结论。智者派善于修辞,将真理视作相对之物,导致了怀疑主义的盛行。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戈拉
普罗泰戈拉认为事物无客观规定性可言,一切均依每个人的立场为转移,即个人对事物的判断是被自己的知觉限制的,所以知识对每个人而言是相对的。普罗泰戈拉的相对主义以「一切理论都有其对立的说法」为原则,然而这一原则本身是自相矛盾的,因为该原则自身也应属于「一切理论」之列。
形而上学(Metaphysics)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易经」
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形而上学,并定义为「非物质存在」或「最高程度抽象的存在」的知识。
形而上学又称元物理学,或称第一哲学(First Philosophy),是对世界、宇宙和存在的本质的思考,关于实在以及万物最终本性的理论。形而上学的目标是形成一种关于宇宙的全面而整体的世界观。形而上学根据世界的本原可作如下分类。
- 一元论(Monism):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唯物主义的一元论肯定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唯心主义的一元论肯定世界的本原是意识;
- 二元论(Dualism):认为世界有意识和物质两个独立本原,强调二者是同等公平地存在的;
- 多元论。
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上事物变化与运动背后的原因如下。
- 物质因(Material Cause):构成事物的材料、元素或基质等,以此说明事物能够在运动中继续存在;
- 形式因(Formal Cause):事物的基本原则或法则等,以此说明事物能够以某种特定的形式运动;
- 动力因(Efficient Cause):改变事物的动力及起因,即事物受到推动者和作用者的推动和作用,以此说明事物能够开始或停止运动;
- 目的因(Final Cause):事物的朝向或所追求的目的,以此说明事物运动的原因。
亚里士多德认为,凡感性实体,包括自然物和人造物,都具备上述原因。亚里士多德强调,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通常是一致的。
宇宙论(Cosmology)
宇宙论指对宇宙整体的研究,并且延伸探讨至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而哲学中的宇宙论有别于借由科学观察与实验来了解宇宙的物理宇宙学,研究事物如何产生。
自然哲学(Philosophy of Nature)思考自然界和人的相互关系、人造自然和原生自然的关系、自然界的最基本规律等。早期自然哲学是哲学宇宙论的重要部分。早期哲学家思考的「自然」并非现在所说的自然事物总和的自然界,其意义更接近于「本性」。
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由土、水、火、气和以太(Aether)五种元素构成,其中前四者分别对应现代概念中的固体、液体、热量和气体,而以太是构成天球和天体的物质。
伊奥尼亚学派(Ionian School)
伊奥尼亚学派是米利都学派(Milesian School)和爱菲斯学派(Ephesian School)的合称,米利都的代表人物有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艾菲斯有译作以弗所,代表人物有赫拉克利特,这两地的哲学家在历史上并无实际联系。
泰勒斯试图借助经验观察和理性思维来解释世界,第一次提出「何为世界本原」这个有意义的哲学问题,并给出「水是万物之本原」的答案。
水本原说是突破传统的神话宇宙论而用自然物质本身说明万物本原的第一个尝试。水本原说有两方面的理由,一是由经验观察可知水滋养万物;二是泰勒斯的观念与远古推崇水的神话和习俗有关。
阿那克西曼德认为生成万物的本原被称作无定(Indefinite; aperion),没有任何规定性,是万物最原始的、不可摧毁的物质本质。无定分化为万物的过程当作生成,而万物归复于无定的过程即消亡,生成与消亡共同构成世界的运动。
阿那克西曼德还认为,一些事物的生成必然伴随另一些事物的消亡,即生成是对无定的损害,因而要使一些事物回归无定作为补偿。
阿那克西美尼综合水和无定的特性,提出气本原说,不同形式的物质是通过气聚和气散的过程产生的。例如,水是凝结的气,土则是水进一步凝结的结果。事物的形态取决于组成事物的气在多大程度上气聚和气散。阿那克西美尼的气不仅指自然物质,有时候也指呼吸、灵魂或某种神圣事物等。
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秩序既不是神也不是人创造的,宇宙本身是它自己的创造者,是永恒的活火,一切事物都处在向对立面的转化之中,它既是又不是自身,即「一切都处于流变之中」。这些思想使赫拉克利特被公认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
赫拉克利特基于两方面理由主张本原说,外在的本原是火的形态,火为元素中最精致的,并且是最接近于没有形体的元素,是世界的开端和归宿;内在的本原是火的特性,火既是运动的,又是能使别的事物运动,火决定世界运动的方向且控制运动的节奏。
内在的本原即赫拉克利特提出的逻各斯(logos),可被理解为理性、原则和规律等。赫拉克利特称火为神,人的理性也是神的一部分,即意味着所有人都分享了神的普遍理性或普遍规律。逻各斯和火是同一本原的内、外两个方面。
爱利亚学派(Eleatics)
爱利亚学派的中心思想是「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一」。巴门尼德反对赫拉克利特的转化观点,认为真实变动不居,世间的一切变化都是幻象,因此人不可凭感官来认识真实,一切事物的多样性和变幻只是一个幻觉。
巴门尼德将是者(Being)作为真理的对象,又通过思辨规定了是者的性质。是者不生不灭,不会由其他事物产生,更不会灭亡;是者具有时间和空间中的连续性,它没有部分,不可分割;是者具有完满性,依照希腊人的观念,杂多和变化是不完满的,即是者是静止不动的。巴门尼德的思辨达到了早期自然哲学的最高水平。
爱利亚的芝诺提出四个否定运动的悖论即芝诺悖论(Zeno's Paradoxes),以支持老师巴门尼德的理论,芝诺悖论的内容如下。
- 二分法悖论(Dichotomy Paradox):运动的事物要达到目的必须先达到全程的一半,而达到一半则又须完成一半的一半,如此分割以至无穷,因此永远也不可能达到目的;
- 阿基里斯和乌龟(Achilles and the Tortoise):希腊传说最勇猛的英雄阿基里斯要想追上乌龟,必须首先到达乌龟出发的地点,而在这一段时间里,乌龟已经爬行了一段距离,阿基里斯又需要追赶这一段路,如此推论,阿基里斯只能无限接近乌龟,而不能追上;
- 飞箭悖论(Arrow Paradox):飞箭在一定时间内需要经过许多点,而在这段时间的每一个瞬间,飞箭必然处于某一点上,因此是静止的,所有静止的点的集合仍然是静止。
芝诺的上述论证,有一些明显是出于对事物的错误观察和理解,但却包含深刻的思辨内容。这些论证的实质在于用逻辑推理否定经验观察,用理性证明否定感官知觉。
毕达哥拉斯主义(Pythagoreanism)
毕达哥拉斯主义者认同古老的灵魂观,即灵魂是不朽的,可由一个肉体转移到另一个肉体,人需要净化自己的灵魂,而净化灵魂的手段是音乐和哲学,因为音乐和哲学都是和谐的代表,和谐都是数的规定性(谐音的音程取决于琴弦的长度),因此哲学的首要对象是数。
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是众多的、不变的,数学可以解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基于两方面理由主张数是万物的本原,一是一切事物的性质都可以被归结为数的规定性;二是数字先于事物而存在,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元,世界生成过程是由点产生出线、由线产生出面、由面产生出体。亚里士多德批评后者观点混淆了抽象的数字单元和有体积的物理质点,由点、线、面、体构造的几何图形没有物理属性。
多元论(Pluralism)
物质多元论认为,有别于一元论的单一元素,世界由不同元素所组成。
恩培多克勒认为所有物质都是由水、土、气、火四种元素组成。万事万物的变化和运动就是由于这四种元素微粒由爱与恨(比喻两种相反的动力)聚合和分散造成的。万物的生成和消亡是无休止的循环运动,而四种元素在运动中不生不灭。
恩培多克勒还认为,客观事物发出一种流射,作用于人的感官。感觉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人们与客观事物之间有同样的元素在对流。
阿那克萨哥拉认为构成万物的细小微粒是种子,在数量上无限多,在种类上与可感性质相同,种子由外在独立的且无形的精神力量发生聚散。可感性质包含性质对立的不同种类的种子,在数量上占优势的种子决定可感性质。
原子论(Atomism)是元素论的最简明的理论形态,而留基波据说是原子论的首先提出者。
德谟克利特将留基波的原子论发扬光大。原子论者将自然世界理论划分为如下两种基本组成部分。
- 原子(Atom):永恒不变且不可再分的最小物质微粒,不生不灭、数量无限且性质上不存在差别,即绝对的充实,万物的产生与毁灭不过是原子的聚散;
- 虚空(Void):相对于原子的存在而言是非存在,是原子的活动场所,即不充实,但仍然同原子一样实在,原子在虚空中作直线运动,由于方向不同而相互碰撞,形成漩涡运动并构成万物。
原子论是一个机械论的概念,它否认万物有创造者,所有事物都是在空间中运动的原子相互碰撞的结果。原子论在历史上长期停留在思辨阶段,这与科学发展的水平有关。
德谟克利特还提出较流射说更接近科学的影像说,认为客观事物都会发出一种与自身形状相似的影像,这种影像通过空气作用在人们眼睛里压下印记,从而形成感觉和思想。
伊壁鸠鲁继承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认为世界是原子碰撞的偶然产物,其改进在于认为原子的重量并不影响其在虚空中的运动速度,以及原子也有发生偏斜运动的偶然性。后者首次把运动的原因归于物质的内部。马克思指出,伊壁鸠鲁通过原子的偶然偏斜运动而高扬了个体的能动性和自由意志。
本体论(Ontology)
本体论又称存在论,试图依次列出构成宇宙中不同种类的实体的优先性,研究何种事物存在,是形而上学的主要分支。
同一性(Identity)是本体论的重要概念,指事物只与自身存在的关系。
戈特弗里德·莱布尼兹提出不可分者同一性原理(Identity of Indiscernibles),即如果两个实体具有完全相同的属性,它们必然不可区分。实体的属性可分为如下两类。
- 本质属性(Essential Properties):实体成为自己所必需的核心元素;
- 偶然属性(Accidental Properties):可以从实体中剥离而不会使之成为另一实体的元素。
本质属性和偶然属性是理解同一性,解释物体如何保持跨时间一致性的方法。偶然性很容易分辨,但找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很困难,而且事物越是改变,其同一性就越难确定。
很多人拒绝本质属性的概念,如存在主义者。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
赫拉克利特认为,没有事物与自身是同一的,因为万物是永远变动的,且这种变动是按照一定的尺度和规律进行的。
忒修斯之船(Ship of Theseus)是同一性的悖论,内容是「假设忒修斯之船上的木头逐渐被替换,直到所有的木头都不是原来的木头,它是否还是原来的忒修斯之船」。
意识(Consciousness)是对人自身存在、感觉和思想等的觉知;潜意识(Unconsciousness)即意识的对立面,没有意识、感觉或认知;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是完全觉知到自身的心灵或自我活动的内容,是自我对自我的觉知,有自我意识时,个体将自身视为主体。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人格结构可以分为如下三个部分。
- 本我(id):本能、冲动和激情的深层潜意识;
- 自我(Self; ego):是个人意识中能够深思熟虑并时常控制本我冲动的成分,也是自身在不断变化的生存体验中保持不变的自身的部分;
- 超我(superego):社会要求的内在化。
自我屈服于本我、超我和残酷的外部自然界,很容易形成负罪感和焦虑感。
心灵(Mind)可以被看做自我和人生的认知。
大卫·休谟认为心灵是观念和经验的结合。
心理行为主义(Psychological Behaviorism)否认心灵这个概念具有真正的内容或价值,更愿意承认有机体的精神肌肉活动;逻辑行为主义(Logical Behaviorism)认为心灵是人的行为方式;工具主义将心灵视为解决问题的行为,而思维是从可疑事物至可靠事物的过渡。
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认为心灵可以被科学地研究,心灵可以被理解为计算功能或信息处理功能。
实体二元论(Substance Dualism)
勒内·笛卡尔认为世界由精神基础和物理基础两种基础实体,即实体二元论或称笛卡尔二元论(Cartesian Dualism)。精神基础是独立的非物理基础,无法用物理基础,如大脑来还原或解释。笛卡尔常被认为是二元论者,但实际上笛卡尔认为存在着身体、心灵和上帝三种类型的实体。
心身问题(Mind-Body Problem)探讨心灵如何与肉体或世界相互影响,受笛卡尔实体二元论思想趋向的影响,是一个持久的哲学问题。心身问题的几种回答如下。
- 互动论(Interactionism):心灵能导致身体的变化,身体的变化也能对心灵产生影响;
- 平行论(Parallelism):心灵与身体之间不存在相互影响或因果关系;
- 同一性理论(The Identity Theory):一体两面论(The Double-Aspect Theory)认为心灵和身体不是完全分离、独立的事物,而当代同一性理论认为心理状态与大脑状态相同。
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认为大脑中心理活动的功能可以用非大脑的物质复制出来,例如计算机。消除式唯物主义(Eliminative Materialism)认为心理概念最终将由成熟的神经科学概念所取代。
伯特兰·罗素评价笛卡尔为「笛卡儿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共同始祖」。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调和是哲学中最永恒的问题。
唯物主义(Materialism)
唯物主义者认为世界由纯粹物理的或物质的成分构成。
真实(Real)指存在的事物,实在(Reality)是真实的或实际存在的状态或性质。
自然主义(Naturalism)将经验世界视为总体实在,认为所有现象皆可用自然理由的概念解释,只有用科学方法产生的对世界的解释是令人满意的。超自然主义(Supernaturalism)与之相对,认为又某种在自然之上或超越自然的形式、理念、力量或存在。
霍布斯认为整个世界是由因果链组成的机器,世界的每个部分则是大机器中的小机器,人也是机器,只不过比其他自然物体精巧而已。物体定义为「不依赖于人们的思想,与空间的某个部分相合或具有同样大小」的事物,运动则定义为「物体连续地离开一个位置,又获得另一个位置」的机械过程。
马克思认为,这种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使用机械力学和形而上学的观点解释世界的唯物主义学说称为机械唯物主义(Mechanistic Materialism)或机械论(Mechanism),认为一切事物都可以通过力学原理或支配物质与运动的定律解释。机械唯物主义因其简洁而具有吸引力。
霍尔巴赫否认偶然性,并表现出强决定论的倾向。霍尔巴赫认为人就像机器上的齿轮,做着注定要做的事情,没有任何意志可言。
费尔巴哈的人本学(Anthropomorphism; Anthropologismus)又译作拟人论,认为思维和存在统一的基础和主体是人。费尔巴哈反对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哲学,认为自然界是实在的,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而思维是人脑的属性。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包含客观内容。感性和理性是统一的。
唯心主义(Idealism)
唯心主义有时又称观念论,与唯物主义对立,认为精神、心灵或数之类的事物构成世界。
主观唯心主义(Subjective Idealism)又被乔治·贝克莱称为非物质主义(Immaterialism),有时又被称为心灵主义(Mentalism)或现象主义(Phenomenalism),认为实在由心灵或主观精神所派生,是唯心主义中最难辩护、最不流行和最常受攻击的形式。
人格主义(Personalism)作为对机械唯物主义的反抗出现,认为实在是有意识的人格,基本实在是自我。
伊曼努尔·康德认为人们生活在两个世界中,一个是自然和知识的世界,另一个是行动、道德和信念的世界。当专注于知识时,如在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根据某些规则构造的知性概念来感知世界,但当涉及实际事务如宗教信仰时,这些概念和规则就不再适用了。
康德认为两个世界都是理性的,而叔本华认为两个世界都是非理性的。知识的世界实际上是一个幻觉的世界,真正真实的事物是内在于人们、让人们拥有欲望和激情并驱使行动的事物,即意志(Will)。这种认为意志是人们进行行为和达成价值的必要和终极的基础的观点,称为唯意志论(Voluntarism)。
康德也相信意志的实在性,并认为意志是遵循理性规则的;而叔本华认为意志是非理性的,创造出欲望和激情并驱使行动的并非人们自身的力量,而是一种狂暴的力量。叔本华认为,人们需要通过审美的超然境界或是节制自己的欲望以从意志的力量中解脱。叔本华不赞同自杀,因为自杀行为正是肯定了意志本身的表现。
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称为知识学(Wissenschaftslehre),以「自我」为中心。费希特认为「自我」既是理性也是意志,既是认识也是行动,联系认识和实践。
谢林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以「绝对同一」为核心,认为「绝对同一」是万物的本原,是有矛盾发展过程的宇宙精神。
黑格尔主张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认为思维是存在的本质,存在符合思维才具有实在性,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是一个矛盾发展的过程。
黑格尔认为世界是存在于头脑之外的精神,是一种试图理解自身的宇宙意识或普遍心灵。精神由于自身包含着内在矛盾,不断地自我否定而向前发展,科学、道德和宗教的领域都是精神朝着自我理解运动的方式。
黑格尔的目的论(Teleology)认为,世界最终有一个目标,并且世界正在朝着目标发展。
本质主义(Essentialism)
又称精粹主义,认为任何实体都有一些必须具备的本质(Essence)。本质赋予人们目的,在出生前就存在于人们身上。如果本质丢失,事物就会成为另外的东西。
本质主义这一术语由卡尔·波普尔提出,其观念的出现可追溯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虚无主义(Nihilism)
虚无主义认为生活毫无意义,是怀疑论的一种极端形式。
尼采是对虚无主义著书论述的著名哲学家之一。尼采认为,虚无主义的定义是,使世界、生命(尤其是人类)的存在没有客观意义、目标、可以理解的真相和本质价值。
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
存在主义认为存在先于本质,人存在的意义是无法经由理性思考而得到答案的。存在主义的拥护者称之为荒诞(Absurd),即在没有答案的世界里寻找答案,人类是需要寻找意义的生物,却被丢弃在一个毫无意义的世界里。
尼采和克尔凯郭尔是存在主义的先驱。
存在主义并不等同于无神论,如克尔凯郭尔支持信仰主义。有神论存在主义者否认的是任何形式的目的论。
法国哲学家兼作家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认为不是世界缺乏意义,而是世界充满了让人恐惧的自由。如果没有任何行动纲领,每个人都不得不设计一套自己的道德准则,以创造自己遵循的道德观。人在开始时一无所有,只是后来「自己创造自己」,任何生命的意义都是由自己赋予的。
价值论(Axiology)
一般而言,价值(Value)基于某种评价判断,且依赖于事实。
- 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本身的好处;
- 外在价值(Extrinsic Value):能导致其他好处的价值,因他物而非自身而被认为有价值。
美学(Aesthetics)
美学研究美与艺术及其本质。
美学对象(Aesthetic Object)即在人们心中激发有价值的艺术情感的事物。美学家思考美学对象为何、如何影响人,以及在生活中有何种价值。美学对象可被划分为自然美对象和艺术美对象。
大卫·休谟认为人必须自行判断艺术品是否值得欣赏,即艺术欣赏完全是主观的。伊曼努尔·康德则认为审美并非情感的反应,而是理智的反应,即对审美对象产生的愉悦感须通过深刻的思考。
伦理学(Ethics)
伦理学又称道德哲学(Moral Philosophy),研究道德行为的对与错,探讨人类如何追求「好的生活」与如何彼此相处,以及对道德原理和准则的辩护。伦理学的根本问题是寻找道德信念的根基。道德和伦理学内部有如下的三个重要领域。
- 描述伦理学(Descriptive Ethics):试图以描述的方式辨识道德经验,在人的行为范围内辨识出动机、欲望、意图等;
- 规范伦理学(Normative Ethics):试图给出关于选择和价值中应然的可接受的判断;
- 批判伦理学(Critical Ethics):即元伦理学。
伦理学可以被定义为「系统地研究反思性的选择、指导选择的对错标准以及它最终导向的善」的哲学分支。
伦理理论(Ethical Theory)是一套道德基础,或称道德框架,帮助人们得出有关对与错行为的一致答案。所有的伦理理论都基于某种初始假设,且包含一些道德原则。
道德评价的考虑要素包括如下。
- 动机(Motives):促使人以某种方式行动或决定其意志的事物;
- 手段(Means):实现目的的媒介、工具或方法;
- 后果(Consequences):基于某种价值选择做出的道德决定的影响或结果。
目的论伦理学(Teleological Ethics)认为道德行为的后果决定其对错。情境伦理学(Situation Ethics)是目的论伦理学的一个版本,主张真正道德的行为在每一种情况下都会产生最多的「爱」,而「爱」是唯一的道德绝对者。
道德责任(Moral Responsibility)指可以被赞扬或谴责的行为,可遵循「应该蕴含能够(Ought Implies Can)」的原则,即应该道德地做某事意味着首先必须能够这样做。有别于处于事件因果链即成立的因果责任(Causal Responsibility),道德责任只适用于道德主体(Moral Agent),即有能力思考是非并据此作出决策的对象。赞扬和谴责可以鼓励和劝阻不同的行为,并非完全关乎道德责任。道德应然(Moral Ought)用于表达义务或道德责任。
正义(Justice)是对政治、法律、道德等领域中的是非善恶作出的肯定判断。
塞拉西马柯认为,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
元伦理学(Metaethics)
元伦理学研究何为道德,即道德的本质。主要形式有道德现实主义和道德反现实主义。
道德现实主义(Moral Realism)认为世界上存在如科学事实一般的道德事实,即道德命题非对即错。道德现实主义又可细分为如下两类。
- 道德绝对主义(Moral Absolutism):不仅相信存在道德事实,还相信存在某些不会改变的道德事实;
- 道德相对主义(Moral Relativism):认为对于特定问题,正确的道德命题可以不只有一个,如道德事实或人们的道德信念可根据文化的不同而不同。
而道德反现实主义(Moral Antirealism)认为道德事实不存在,即道德命题取决于人们的喜好和态度。
神的旨意理论(Divine Command Theory)认为道德和不道德都是由神决定的。
尤西弗罗困境(Euthyphro Dilemma)源于苏格拉底与其老师尤西弗罗的对话,是神的旨意理论的致命批判,即如下关于「正确的行为之所以正确」的二难:上帝可以规定任何他想规定的事,甚至可以颠倒对错,因此善的概念和价值就显得空洞;行为本身即正确,说明上帝在制定规定时,也必须遵守某种道德的标准。
自然法理论(Natural Law Theory)假设上帝根据万全的计划创造了宇宙,使生命得以维持,世间万物都能顺利进行。托马斯·阿奎纳认为,上帝为使人类对众生有益,而为人类预载了向善的欲望。上帝的设计中人类所追求的基本善(Basic Goods)如下。
其中,前三项适用于自然界的大多数生物,而后四项只适合于人类。
- 生命(Life):即自保,维持生命的动力,生物的求生本能;
- 繁殖(Reproduction):即性驱动,创造更多生命;
- 教育(Education):为后代进行道德教育;
- 追寻上帝(Seek God):人类被灌注了本能的欲望去了解上帝,无论人是否能接触到上帝的思想,都会在生命中试图寻找上帝;
- 群体生活(Live in Society):人类天生是社会动物,不疏远同伴是善的思想;
- 避免冒犯(Avoid Offense):避免冒犯群体生活中的同伴也是善的思想;
- 避免无知(Shun Ignorance):人类天生有好奇心,渴望正确,知识会促进生存。
阿奎纳认为,本能会告诉人们基本善,而理性引导人们从基本善中推导出自然法,因此正确的行为就是那些与基本善相一致的举动。
然而,基本善仍能推导出有争议的行为,如先天无法生育的人可能因此被认为是非善的。同时,自然法理论对无神论者没有任何说服力。
情绪主义(Emotivism)认为道德语句非真亦非假,但表达出情绪。
绝对命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
康德认为,行为决定必须基于理性分析,从而明确责任之所在。人的任何行为都不出自本能,而是有原因的,行为背后遵循的准则被康德称为格律(Maxim)。若伸出援手的动机仅仅出于同情,或能利好自身,则行为不属于道德行为,但当行为完全受责任感驱使,则是道德行为。
康德认为道德完全先天地存在于人的理性中,宗教和道德结合是可怕的,无论如何两者都应剥离开,因而提出绝对命令。
绝对命令又称定言令式,即无条件的命令,无论何种欲望都必须遵守。与定言令式相对的是假言令式(Hypothetical Imperative)。绝对命令是人们的道德义务,源自于纯粹的理性且约束着所有人,内容如下。
- 普遍性(Universality):行为只有普遍地作为准则时才能被允许;
- 人性(Humanity):对待他人绝对不能仅当成手段,而永远要当成目的;
- 自治性(Autonomy):理性的人需要将上述行为表现出来,道德才能够应用。
从而可得,任意情况下的自杀和说谎等的行为是违反绝对命令的。
康德的道德原则非对即错,与处境无关。
斯多葛主义(Stoicism)
斯多葛主义的核心思想是人应该对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负责,斯多葛主义者认为,情绪影响推理和判断能力,要控制情绪,即便面对悲剧也尽可能保持平静,甚至将情绪完全消除。
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
功利主义注重行为的结果,认为行为意图与道德无关。功利主义假设人们都有「追求愉悦且避免痛苦」的共同愿望,且行为应该以其产生的快乐或愉悦来衡量。
行为功利主义(Act Utilitarianism)又称古典功利主义(Classical Utilitarianism),认为当下的行为应该总是为尽可能多的人创造尽可能多的利益,即效用最大化原则(Principle of Utility)。
可知功利主义并不意味着自私,反而意味着个体可能要为集体牺牲。功利主义者建议道德行为的判断应站在仁慈公正的旁观者角度考虑,避免情绪化地投入。
规则功利主义(Rule Utilitarianism)认为应该长远地考虑行为的结果,并遵守某种规则以达到最大利益。
享乐主义(Hedonism)是功利主义的哲学理论先驱,认为享乐是人类最重要的追求,而阿瑞斯提普斯被认为是最早提出享乐主义思想的人。
伊壁鸠鲁的享乐主义又称伊壁鸠鲁主义(Epicureanism)。伊壁鸠鲁认为,人生追根究底不过是为了享受快乐,他所指的快乐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即快乐等同于宁静、幸福或摆脱痛苦,而不是放荡或肉体享受的快乐。
伊壁鸠鲁认为,快乐是道德的标准,而感觉是真理的标准。
伊壁鸠鲁认为,恐惧死亡是浪费时间,是一种需要克服的心理状态,其中一个原因是,人不会经历死亡的过程,人生的事件必须是所能感受到的事。哲学的意义在于让人生美好、寻找幸福,而沉湎于思考死亡让生活变得进张,这是实用主义的体现。
人文主义(Humanism)
人文主义认为能促进人所有正常能力发展的事情是正确的。
契约主义(Contractarianism)
契约主义认为道德产生于契约,正确的行为是那些不会违反人们制定的自由理性共识的行为。道德是可以改变的,如法律的更改和社会风俗的变更等。权力意味着义务,人们享受体系所提供的福利,同样被期望有所付出,因此接纳一项契约就有义务去遵守它。
社会契约(Social Contract)是个体间的自愿协议。有组织的社会借社会契约得以形成,并为其成员提供相互保护和福利。
卢梭指出,公意(General Will)是对整个社群最好的事物,对整个社群有益,一个完美的社会是为人民的公意所控制的。众意(Will of All)是社群成员的自私愿望。卢梭认为,在社会中保持自由的方法,是遵守与公意一致的法律。立法者应该建立法律体系以帮助个人,让社群成员遵守公意,而不是以损害他人利益为代价追求自我利益。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Du Contrat Social)」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在社会契约中,每个人同等地放弃全部天然自由,而获取契约自由。如果有人没有认识到遵守法律是为了社会的共同利益,那么他被「强迫自由」。
行为主义(Behaviorism)
行为主义认为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可以被操纵、影响和培养。
政治哲学(Political Philosophy)
政治哲学是对政府的哲学研究。
柏拉图的「理想国(The Republic)」是哲学和政治理论著作,以苏格拉底为主角,描述了一个极权主义的完美社会,由哲学家担任统治者。
尼科洛·马基雅维利认为,作为领袖,令人畏惧比令人爱戴更好。
托马斯·霍布斯认为人根本上是自私的,所作所为均处于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对个人利益的渴求。如果没有主权者(Sovereign),一切将分崩离析,社会将分解为单独的个人,为了生存而相互残杀。
分析哲学(Analytic Philosophy)
分析哲学是以概念分析为主要方法的哲学派别,重视语言的作用,论证常通过数学、形式逻辑等自然科学方法进行。
逻辑原子论(Logical Atomism)
伯特兰·罗素在「数学原理」中首次提到了逻辑原子论。罗素对逻辑原子论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如下理论。
- 类型理论(The Theory of Types):旨在解决语言中的自参照(Self-Reference)问题;
- 描述理论(The Theory of Descriptions):旨在阐明语言中确定描述的含义。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TLP; 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被认为是逻辑原子论最重要的著作之一。维特根斯坦提出了「世界由原子事实(Sachverhalten; Atom Fact)组成」的观点。
维特根斯坦提出语言的图像理论(The Picture Theory of Language)。原子事实是可以被思考的,即人能创造它的图像(Bild; Picture)。这些图像若被逻辑形式描画,则称为逻辑图像(logische Bild; Logical Picture),逻辑图像能够描画世界。
事实的逻辑图像即思想(Gedanke; Thought),即有意义的命题。维特根斯坦认为命题是一切从所有基本命题的总和得出的事物,每个命题都是基本命题进行真值运算的结果。
日常语言哲学(OLP; Ordinary Language Philosophy)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后期质疑逻辑原子论,从逻辑的领域向日常语言转移,进而发展为日常语言哲学。日常语言哲学着重研究如何通过分析日常语言解消哲学问题。
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ism)
解构主义是一种哲学批判运动,对关于语言能表达实在的所有传统观点表示质疑。解构主义者常被指责为虚无主义者。